找到相关内容64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解深密经》论胜义谛

    五、遍一切一味相  胜义谛第四个特点,是平等无差别的,无所不在,遍一切处。  佛陀时代有很多声闻弟子,根据佛陀的教法修行。如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缘起、四食、四谛、三十七道品等一系列的法门修行。有的修五蕴乃至三十七道品的某一种法门而开悟,然后就产生一种错觉,把其所修的差别法门误执为胜义谛,所以堕入增上慢的泥潭。  那么究竟何为胜义谛呢?它是清净所缘的一味相。一般平常人所缘的五蕴境界是不清净的...

    德 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4147977.html
  • 深入净土真实义

    宣说内容如果加上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正是统摄一切小乘的三十七道品。彼佛国土无情宣说七菩提分第一之择法觉支,就是讲的对机择法,而非独讲念佛一法,否则就不曰为觉支了。  又言“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念法念僧又当何解呢?其国众生念佛已达彼方,此处念佛念法念僧不应再视作求生又一西方它国,实则仍是对三十七道品的摄受,念佛念法念僧继续求证本觉妙明,安住于觉正净自性无生法忍。   十、关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2351899.html
  • 释延光法师谈净土

    ....”阿弥陀佛既是法身本土,花鸟无情自然广宣法音,宣说内容如果加上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正是统摄一切小乘的三十七道品。彼佛国土无情宣说七菩提分第一之择法觉支,就是讲的对机择法,而非独讲念佛一法,否则就不曰为觉支了。   又言“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念法念僧又当何解呢?其国众生念佛已达彼方,此处念佛念法念僧不应再视作求生又一西方它国,实则仍是对三十七道品的摄受,念佛念法念僧...

    释延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0652358.html
  • 大乘不离小乘

    说有五功德,而论中卷二十提到菩萨处众生行三十二种恶,渐渐增广转成大悲。五、大乘不离小乘,如三十七道品、三三昧皆声闻法,菩萨用三十七品到涅盘城,用三三昧入城三门,而以四禅、四空、四无量、八背舍、八胜处、...所说的法义都是从这个源泉中流出来的。学佛是从现实人生着手的正道,从正道修行中得到解脱。圣道的内容,主要有七类,总名为三十七道品,其中根本的是八正道,这是三乘所共依,“大智度论”卷...

    蔡惠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1664159.html
  • 《杂阿含经》的精神与内涵

    」、「四念处」、「三十七道品」及「中道」等思想,却一致地贯穿于全经中,无论是与弟子、外道、六道众生或对天龙八部随机说法。可见本经所彰显世尊教理教法的完整性,不会因人、事、时、地、物而有所不同。   ...

    郭守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5440241.html
  • 四念处的实修与利益

    四念处的修法一直是佛陀时代及上座部佛教徒寻求开悟解脱的主要法门之一。在大乘佛教,有人怀疑这个法门是声闻道、辟支佛道,而不是菩萨道,龙树菩萨针对这个问题回答说:「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盘道,随众生愿,随众生因缘各得其道。」(《大智度论》,大正藏25.197中~下)可见通达佛法的人完全接纳四念处及三十七道品。虽然佛法在中国弘传,...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1040489.html
  • 戒律的核心思想及其作用

    立足人生,勤修五戒、十善,行菩萨道,广修四摄,六度乃至三十七道品,这是很有意义的。  从形式上看,东南亚各国佛教,我国汉族地区的佛教、西藏地区的佛教以及日本、朝鲜等国的何佛教都有一些差别乃至很大的差别...

    智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00053689.html
  • 浅论“四念处”的修持

    三十七道品最初修持的四种方法。释迦牟尼佛,眼见芸芸众生,具有四个突出的与实际相反的不正见解:(1)身体很洁净;(2)受用很快乐;(3)心是长存的;(4)人生和宇宙是实有的,而且天经地义。针对这四个...

    郭 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51753994.html
  • 从往生净土到人间净土

    ;大乘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无量心、四摄法、方便、三十七道品、回向心亦如是。所以,...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80754132.html
  • 扭转惰性 精进修行

    ,乃至于成就道果。   在三十七道品中,精进与定慧同为重要的支柱,如四正勤是精进,八正道中的正精进、五根中的精进根、五力中的精进力,讲的都是精进。   精进是什么 ?精进就是精纯的努力,一心一意、...长期的目标,循序渐进去做。不要想一步登天,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次完成所有的道品。只要有进步,就可自我嘉勉,互相鼓励,增强信心,这不是骄傲自满,而是合乎因缘的现实。也不要老是用超高标准来衡量自己,成为...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0154522.html